手机福利视频在线|免费看黄色app|精疲力竭1978|中国av在线免费观看|亚洲精品一区二区毛豆

English |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
  • 聯系我們
電話:020-31025260 
傳真:020-89232023 
地址: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鎮大觀園街8號202
  • 疾病防控與漁藥使用
鱖魚的生活習性及人工養殖方法

鱖魚,俗稱桂花魚、石花魚、季花魚、淡水石斑等。在分類學上,隸屬于鱸形目、脂科、鱖亞科,有三個屬,即長體鱖屬、少鱗鱖屬、鱖屬。其中鱖屬種類最多,有七種,分別是鱖、大眼鱖、高體鱖、斑鱖、波紋鱖、柳州鱖、暗鱖;少鱗鱖有三種:中國少鱗鱖、朝鮮少鱗鱖、日本少鱗鱖。

 

 

一、鱖魚的形態特征:

鱖魚體側扁,背部隆起;口大,下頜向前突出,明顯長于上頜;上下頜、犁骨、 口蓋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齒;頭部具鱗,鱗細小;背鰭長,分為兩部分;體色黃綠,腹部灰白,體側有不規則的暗棕色斑點和斑塊;自吻端穿過眼眶至背鰭前下方有1條狹長的黑色帶紋;鰭上均有暗棕色的斑點。

 

二、鱖魚的生態習性:

1、棲息環境

鱖魚屬底層魚類,多棲息于水質清澈的淡水河流或湖泊水庫的靜水或緩流處,尤其是水草茂盛的湖泊、水庫中。鱖魚為廣溫性魚類,生存水溫035℃,最適水溫1825℃。繁殖適宜水溫為2132℃,最適水溫是2528℃pH范圍:7.07.4dH范圍:25

2、食性

鱖魚為典型的肉食性猛魚類。孵出后就要以其它魚類的魚苗為食,饑餓時自相殘食。魚苗階段能吞食相當于自身體長70-80%其他養殖魚類的魚苗。在天然水體中的鱖,全長為10-16厘米時,食物中蝦的出現率為83.3%,遠遠超過了其他魚類的出現率。20厘米時以小型魚類和蝦類為食。全長達25厘米以上時則以大型魚類為主。在養殖條件下,餌料豐富的情況下,常選擇體形細長鰭條柔軟個體小的魚類為食。成鱖易吞食的最大餌料魚的長度為本身長度的60%,而以26-36%者適口性較好。

3、鱖魚的繁殖特征

鱖魚性成熟早,天然水體雄魚1齡性成熟,雌魚2齡性成熟。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雌雄魚1齡均可性成熟,但一般選擇2齡以上的鱖魚作為繁殖親本。懷卵量較大,一般相對懷卵量為10萬粒/千克,個體絕對懷卵量隨親魚個體增大而增加,為3萬~20萬粒。鱖魚的繁殖季節因地而異,長江流域一般在57月,南方在4月,北方較遲。在江河中,鱖魚集群逆水游向淺灘處追逐產卵。在湖中,鱖魚喜歡在平緩微流水的淺灘處產卵。產卵多在夜間進行。卵含油球,漂流性,卵徑為1.2~1.4毫米。受精卵孵化時間3天。

4、生長

鱖魚生長較快,1歲體長達100~200毫米,2歲體長達250毫米左右,3歲體長達300毫米。長江流域天然水體中,1齡鱖體重可達120克,2齡體重達300克,3齡體重休800克,4齡體重達1500克,4齡以上生長減慢。天然水域捕獲的個體體重可達10千克。人工養殖條件下生長迅速,餌料充足,當年鱖苗養殖到年底體重可達0.51千克。

三、鱖魚人工養殖條件:

1、池塘條件:池塘面積一般為2-4畝,水深2米左右,以長方形為主,水質清新,水底泥少或無,排灌增氧設備齊全。

2、餌料魚培育:根據適口性好,經濟成本低的原則,可選擇銀鯽、白鯽、團頭魴、白鰱、花鰱、麥鯪等魚苗種為餌料魚。利用桂花魚池塘放養前的空閑期培養前期餌料魚,可自己繁殖鯽魚或鳊魚魚苗種,也可在桂魚未放養前20天左右投放各類魚苗,畝放養量為4060萬尾。其飼養方法用黃豆漿或其它飼料投喂,中后期餌料魚則須專池飼養,宜采用多池高密度飼養。為了保證投喂的餌料魚規格適宜,要經常檢查鱖魚的攝食和生長情況,對餌料魚的生長及規格,采用調整密度和投喂量來控制,一般餌料魚的規格為鱖魚體長50%左右,保證餌料魚與鱖魚同步生長。在鱖魚池的餌料魚稀疏之后,要及時補充投喂餌料魚,一般每5-7天補充餌料魚20-30kg/畝。

3、桂魚種放養:放養時間一般6月份,放養規格要求在6-10公分為宜,其好處是放養成活率高和生長速度快。一般每畝放養量500-800尾。

4、餌料魚投喂:成魚養殖期間,要做到每天都能吃飽為宜,如果餌料魚過少出現饑餓狀態,這樣就會影響桂魚生長或出現相互殘殺現象。

5、水質管理:鱖魚對水質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,且不耐低氧,易發生缺氧浮頭。鱖魚養殖過程中,一般需在鱖魚專養池中設置增氧機,保證水體溶氧充足。鱖魚對酸性水質十分敏感,所以要定期測定pH值,使pH值保持在7.5-8.5 之間。在鱖魚種階段,如條件允許,每周注入新水2-3次,每2周換1次新水。同時,加強巡塘,發現鱖魚有吐出餌料魚現象,則應立即開機增氧和加注新水。

6、寄生蟲防治:鱖魚屬于無鱗魚,天生抗蟲能力就比有鱗魚要差一些,很多殺蟲藥在鱖魚上使用風險也較高,所以在鱖魚的整個養殖過程,寄生蟲的防控至關重要,稍有不慎,就會導致全盤皆輸。防控寄生蟲病害,首先要保持水質和底質的清潔,水渾和底臟是蟲卵滋生的前提,建議定期改良底質與凈化水質,化學底改和生物底改交替使用。

7、防控病毒性病害:鱖魚病毒病高發且危害較大,常見的主要是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(危害最大,容易出現爆發性死亡)、彈狀病毒、蛙虹彩病毒(近期高發,引起爛身)、神經壞死病毒等,對養殖成功率影響很大。

 

聲明:文章來源于華中漁業研究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