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福利视频在线|免费看黄色app|精疲力竭1978|中国av在线免费观看|亚洲精品一区二区毛豆

English |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
  • 聯系我們
電話:020-31025260 
傳真:020-89232023 
地址: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鎮大觀園街8號202
  • 行業動態
2012年廣東省飼料工業發展形勢分析

    據南方飼料信息網17日消息,今年51日,修訂后的《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》正式實施,農業部一系列配套法規也相繼出臺。廣東省飼料業認真學習貫徹行業政策和法律法規,進一步規范市場行為,提升行業整體素質,專業化、標準化、規模化、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。

   

  (一)產量產值穩步增長 

   

  今年以來,受國內城鎮化進度加快、規模養殖持續推進和飼料產品結構調整的推動,廣東省飼料產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。工業飼料產量、質量穩中有升。預計2012年全年工業飼料總產量達2381萬噸,同比增長13.6% 。 

   

  飼料產業結構加速調整。配合飼料的市場份額穩步增加,達2280萬噸,同比增長13.4%。預混合飼料約62.5萬噸,同比下降18.6%,相比去年,下降幅度有所加大;濃縮料回歸上升通道,約38.2萬噸,同比上升18.3%。這與今年行業政策密集出臺,預混料產銷方式發生改變,以及下半年玉米價格下跌,部分散戶為了降低成本,改變用料方式等因素有關。 

   

  各品種飼料發展情況與去年類似。豬料950.8萬噸,同比增長24.25%,增速最快;蛋禽料172.7萬噸,同比增長6.4% ;肉禽料800.2萬噸,同比增長4.18% ;水產料434.7萬噸,同比增長12.9%;其它飼料21.1萬噸,同比增長58.0%。 

   

  雖然2012年生豬行情相對低迷,但受益于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大幅回升,豬料增速依然迅猛。家禽市場行情波動較大,養殖戶非常重視制定合理的存欄計劃,禽料增速有所放緩。水產料依然保持年均較高的增幅,表明今年水產品價格雖然普遍低迷,但水產養殖規模不減反增,部分大型水產飼料企業看好未來發展前景,加大投資建設水產飼料項目。同時,單一飼料、動物源性飼料(原料)產銷量快速增長,雖供應量不大,但折射出廣東飼料原料品種、階段性缺乏的現狀。 

   

  在工業飼料總產量穩步攀升的同時,工業飼料總產值亦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,產品的科技含量進一步提高,部分企業產品的出口創匯能力顯著提升。 

   

  (二)區域發展繼續改善 

   

  一直以來,廣東省飼料生產產量分布極不平衡。2012年,預計珠三角、粵東、粵西和粵北四大區域的產量分別為1595萬噸 、119萬噸 、571萬噸 、95.2萬噸。最近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,工業飼料地區產量平均增速中,粵北增幅最快,達8.3%;粵西達7.9%;粵東、珠三角地區在7.2%7.5%左右。這間接反映出,相比往年而言,珠三角地區由于土地約束更突出、環保要求更嚴格,飼料增速有所放緩,粵北、粵西、粵東地區的增速明顯加快。我省飼料業發展由珠三角地區向我省山區和東西兩翼,甚至向省外轉移的趨勢短期內不可逆轉。 

   

  2012年廣東省工業飼料產量最大五個市的排序未變,預計產量分別為佛山485萬噸、廣州344萬噸、江門342萬噸、茂名208萬噸、湛江169萬噸。根據近年來數據分析,雖然佛山、廣州、江門依然占據我省飼料生產的前三甲,但隨著粵北和東西兩翼工業飼料新廠投建步伐明顯加快,湛江、茂名、汕頭等地級市大有迎頭趕上的趨勢。 

   

  (三)行業整合提速 

   

  今年,廣東省飼料業面臨的高成本壓力有增無減,行業平均利潤水平有所下降。究其原因,一是玉米、豆粕、魚粉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,在畜禽水產品價格低靡的情況下,飼料行業成本壓力較難傳給下游養殖業,使得因原材料成本上升的經營壓力有增無減;二是競爭環境下,企業讓利搶占市場,成本消化難度增大;三是經營成本上漲,工業用地成本、勞動力成本、物流成本、環保壓力等綜合生產成本攀升。 

   

  這種情況下,中小飼料企業面臨的市場風險加大,生存空間變小,需要轉變決策思維,提升技術能力與管理能力。大型飼料企業依托雄厚資金實力,采購成本優勢和規模化經營優勢更為顯著,抓住產業轉型的機遇,進一步加快發展節奏,推進產業化進程。 

   

  目前,全省共有工業飼料企業近1200家(按持證數),2012年工業飼料產銷30萬噸以上的集團企業全省共計15家,生產總量約1625萬噸,占全省飼料總量的68.2%,行業集中度明顯提高。 

   

  (四)行業主體力量壯大 

   

  市場經濟需要優勢企業,行業發展也必然會產生優勢企業。部分優勢、規模企業集團發揮人才、資源、管理和技術服務等方面優勢,加快了產業化經營,通過產業鏈的縱向、橫向整合,積極調整戰略布局實現外延擴張勢頭,行業發展主體力量不斷壯大。通過農牧產業鏈的不斷整合,發揮技術和資源優勢,加大種植、苗種、養殖、加工儲運及出口產業環節投入,形成上下游產業聯動和協調發展,實現公司和農戶互利模式。以飼料生產為核心,橫跨多個產業,聯結和聯合農戶,產業化組織形式中的利益聯結機制和風險分擔機制,促進了整個飼料產業化實踐與發展。 

   

  一些中小飼料企業則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,采取優勢互補,做專做精做細,加大合作,以規模化、集團化、聯合作戰的方式也贏得快速發展。 

   

  (五)科技創新活力增強 

   

  由于玉米、豆粕價格快速上揚,飼料資源開發和高效利用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。無論是科院研所還是國內大型飼料集團企業,越來越注重配方技術給企業帶來的利潤及市場競爭力,如今年小麥替代玉米的比例明顯提高、雜粕類資源利用得更加充分。飼料資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,我省飼料企業正在積極探索改變玉米豆粕類型日糧,更加關注大麥、小麥、DDGS、乳清粉的開發和利用問題,以及開發新型飼料酶制劑等,提高飼料利用效率。 

   

  解決當前畜牧飼料行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,必須緊緊依靠科技創新驅動,要著眼構建適應時代要求的飼料工業新體系,為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注入活力。 

   

  (六)飼料質量安全水平得到強化 

   

  質量安全關乎企業、行業的生命。今年以來,全省各級農牧部門部門按照省委、省政府關于組織開展“三打兩建”行動的工作部署和農業部關于深入推進“瘦肉精”專項整治工作的意見精神,以新《條例》實施為契機,在“違禁藥物監管”、“企業監察”、“專家隊伍建設”、“行政許可審核”等方面積極加大資金投入,先后開展了瘦肉精專項監測、飼料原料和產品監測、安全評價試驗、違法違規案件查處等工作。強監管、保安全、促發展,不斷將飼料質量安全整治工作推向深入,保障了飼料和畜產品質量安全。 

   

  在行業政策的指引下,廣東省飼料企業以此為契機,進一步健全飼料生產、經營和使用等各環節的管理制度,加緊建立合理的產品質量檢驗體系,形成涵蓋全過程的飼料質量安全管控體系。飼料企業質量安全的管理水平和意識顯著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