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行業動態
欲速則不達
在經濟活動中,資本的投入追求效益能立竿見影,這本無可非議。快,并非不好。但,快,要有道理,要尊重自然,一切違背自然的快,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!在“快”的背后,隱藏著無數的陷阱和危機。商家就是利用人們這種賺快錢,賺易錢的心理,把養殖業引入歧途。
剛搞好池塘,巴不得明天水質能立刻培好,于是市場上就有“用量少、見效快”的速效肥供應;魚蝦要長得快,巴不得今天放苗,過幾天就有魚蝦賣,于是快大苗、快大料漫山遍野!整個水產養殖業什么都要快,也什么都可以快。但養殖戶最終得到的結果并不是賺到快錢,而是“死得快”!
池塘是一個生態系統,生物之間的消長是有時間要求的,想快一點,是沒錯,但需要深入研究,找到最佳途徑,簡單粗暴地提高速度往往得到的是不良的后果。藻類快速生長,必然與微生物、原生動物、浮游動物脫節,導致pH高、溶解氧高、老化、產生藻毒素等的后果;微生物的快速生長必然導致種群單一,共生體系失衡,生態系統紊亂;過量的微生物很容易演變成條件致病性病原;簡單地通過提高飼料蛋白含量去提高養殖動物的生長速度,必然帶來氮的污染,導致環境惡化;以犧牲抗逆性能為代價的育種技術也在獲得快速生長品系的同時,導致該物種更為嬌弱,難以適應環境的變化,甚至不適合于池塘養殖。
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個度。追求快的前提是健康——健康的環境生態系統、健康的動物體質,如果這種快已經導致動物生存都困難、動物都不存在了,快又有什么意義?很多時候,缺乏科學、缺乏耐心,往往欲速則不達。
上一篇:2019新產品介紹
下一篇:2018龍蝦養殖風險到底有哪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