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行業動態
2017年2月份廣東省水產養殖病害預測
由于1月份廣東受冷空氣影響,部分地區養殖的溫水性品種出現凍傷的現象,隨著氣溫的回暖,凍傷后的養殖品種極易誘發感染水霉病和寄生蟲病,可能會在局部地區流行和暴發,養殖生產者
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防控措施。
2月份廣東的氣溫在逐步升高,仍可能受到寒冷空氣影響,氣溫變化較大,對不耐寒的溫水性魚、蝦類要繼續做好保溫措施。在溫棚養殖的品種,要做好水質調控和保溫工作,定期在飼料中添
加維生素和免疫增強劑,提高抗病能力。加強生產管理,盡量減
少對養殖品種的人為刺激和干擾,如若起捕上市,操作要細致,防止魚體損傷,并對存塘的養殖品種做好消毒工作,防止感染病害。
進入2月份,淡水養殖魚類易發生細菌性敗血病、車輪蟲病、斜管蟲病、小瓜蟲病和水霉病等,各淡水池塘養殖區域要高度重視。
1、預防淡水魚類車輪蟲病和斜管蟲病
(1)徹底清塘消毒,殺滅底泥中病原。
(2)控制放養密度,調節水質。
(3)使用硫酸銅硫酸亞鐵粉可預防車輪蟲病和斜管蟲病。
2、預防細菌性敗血病
(1)不投喂變質的飼料。
(2)控制放養密度,調節水質。
(3)大蒜素粉拌餌投喂。
3、預防小瓜蟲病
淡水魚類都可感染小爪蟲,對幼魚危害尤其嚴重,水溫在15℃-25℃時流行。
(1)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,殺滅小瓜蟲包囊。
(2)保持良好的水環境。
4、預防水霉病
流行及危害:水霉在淡水水域廣泛存在,對溫度的適應范圍很廣,5-26℃均可生長繁殖,水霉、綿霉屬的繁殖適宜溫度是13-18℃,對水產動物的種類沒有選擇性,魚體受傷后極易被感染。
(1)魚體受傷后極易感染該病,避免魚體受傷,放養密度要適當。
(2)用食鹽水浸泡有一定療效。
病害防治方法應根據養殖品種的實際情況,在相關專業機構或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實施。
(文章來源:水產門戶網)